发布时间:2025-10-30 13:34:02
浏览次数: 次面对钢管行业“减量提质”的转型浪潮,华岐钢管以产业创新工程为核心抓手,从技术突破、绿色制造到产业链协同全链条发力,逐步打破传统生产模式的局限。作为华北地区镀锌管龙头企业,其通过三年创新工程实施,已实现高端产品占比从28%提升至45%,单位产值能耗下降18%,不仅在深海油气、新能源光伏等高端领域打开市场,更构建起“创新-效益-再创新”的良性循环,为行业转型提供了可落地的实践路径。

技术攻坚破壁垒,高端产品抢滩新赛道
华岐将技术创新作为产业创新工程的核心,聚焦“卡脖子”领域持续攻关。针对高端工程对防腐性能的严苛要求,研发团队耗时18个月突破锌铝镁合金镀层技术,通过调整55%铝、43.5%锌、1.5%镁的成分配比,配合高温浸镀工艺优化,使产品耐盐雾性能突破3000小时,较传统热镀锌管提升3倍,成功替代挪威进口管材应用于北海油气平台浪溅区防护。在生产端,引入AI视觉检测系统与激光测厚仪,实现每根钢管从锌层厚度到焊缝质量的全流程数字化监控,产品合格率从98.2%跃升至99.97%,其中光伏支架专用镀锌管在华北新能源项目中的市占率已达32%,较创新工程实施前提升15个百分点。
绿色创新降能耗,循环经济提效益
产业创新工程中,华岐将绿色制造理念深度融入生产全流程,推动“节能-减排-增值”一体化。镀锌车间的余热回收改造项目是典型案例:通过加装专用换热器,将高频焊接产生的180℃烟气余热回收,一部分用于酸洗工序加热,年节省蒸汽消耗1.2万吨;另一部分通过管网输送至厂区供暖,替代传统燃气锅炉,年减碳量达2800吨。针对钢渣、除尘灰等固废,创新“磁选回收+建材化利用”工艺,钢渣经磁选提取铁元素后,尾渣与脱硫石膏按比例混合压制成透水地砖,年产能达5万块,不仅实现固废利用率98%,还为厂区道路、绿化带建设提供原材料,单此一项年降低固废处置成本46万元。这些绿色创新让华岐成功获评“河北省绿色工厂”,其环保型镀锌管在市政工程招标中的中标率提升至60%。
产业链协同强根基,创新生态聚合力
华岐打破“单打独斗”的创新模式,通过产业链协同构建创新共同体。上游与河北津西钢铁联合研发“低磷高强度钢带”,针对镀锌管生产特性优化成分,使原材料屈服强度提升20%,同时降低锌耗12%,年节省原料成本超800万元;下游与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合作,参与编制《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》,将华岐的抗震支架专用镀锌管技术纳入行业标准,推动产品在高层建筑中的规范化应用。此外,企业还与衡水学院共建“钢管材料创新实验室”,联合开展“新型无铬钝化技术”等课题研究,已申请发明专利7项,带动区域内5家中小型钢管企业实现技术升级,形成“龙头引领、梯队跟进”的产业创新生态。
华岐钢管的产业创新工程,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,而是从生产方式到发展理念的全方位革新。从高端产品打破进口垄断,到绿色工艺降低能耗,再到产业链协同共赢,每一步创新都紧扣行业痛点与市场需求。这种以创新驱动转型的实践,不仅让企业在行业调整期站稳脚跟,更为传统制造业如何通过产业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,提供了生动的“华岐答案”。